近段时间,浙江不少地方调整了最低工姿标准。 杭州、宁波、温州、湖州、绍兴、台州等地,陆续公布了本地标准,这次调整的幅度不低,平均下来增长了13.1%。 这件事与不少人关系密切,受益的,可不光是低收入群体。 先来看一下浙江各地是怎么调的。 杭州市区最低工姿标准调整到2280元,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调整到22元,桐庐县、建德市、淳安县等县(市),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、居民生活水平和用人单位承受能力等实际情况,选择确定当地最低工姿标准予以公布,并报市人力社保局备案。 宁波市行政区域内的最低月工姿标准调整为2280元、2070元两档;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调整为22元、20元两档。 其中,海曙区、江北区、镇海区、北仑区、鄞州区和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、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低月工姿标准为2280元,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为22元;奉化区、余姚市、慈溪市、宁海县、象山县和宁波前湾新区管理委员会,则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确定,报宁波市人力社保局备案。 温州市最低工姿标准分三档:鹿城区、龙湾区、瓯海区、洞头区、瓯江口产业集聚区、浙南产业集聚区最低月工姿标准调整为2280元,乐清市、瑞安市为2070元,永嘉县、文成县、平阳县、泰顺县、苍南县、龙港市为1840元。 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,分别调整为22元、20元、18元三档。 湖州全市行政区域内最低月工姿标准调整为2070元,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调整为20元。 绍兴全市行政区域内最低月工姿标准调整为2070元,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调整为20元。 台州分为两档:市区、临海市、温岭市、玉环市范围内执行最低月工姿标准为2070元、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为20元;天台县、仙居县、三门县范围内执行最低月工姿标准为1840元、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姿标准为18元。
再来聊最低工姿标准调整后,会有哪些人受益。 首当其冲的,当然是低收入群体。 最低工姿标准上调,将直接拉动各用人单位的最低岗位工姿水平。 还有销售人员、服务人员等人群。 他们的工姿结构通常为“底薪+提成”,相当多单位的底薪,就是按照当地最低工姿标准确定。最低工姿标准调整,意味着这些人的收入也有提升。 |